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關於那三個小故事

今天還在想著昨天看到的小故事!

昨天那個小男孩的眼光很不錯,
小女孩真的很可愛,
她媽媽也很年輕,眼睛很漂亮,
雖然戴著口罩,
但從穿著上看得出來,
家境應該很不錯;
小男孩跟外公、外婆還有媽媽一起,
全家人都很普通,
媽媽一上車就睡著了,
整體氣質跟小女孩母女是有差別的!

自從小男孩注意到那個小女生之後,
就一直很小聲的對外婆說:她好漂亮,
那音量小女孩或許聽不到,
不過可能是感覺到他的好感了,
所以開心的靦腆笑著,
並且不時轉頭望向小男孩這邊,
小男孩每次看到她轉頭,
就會依偎在外婆身上,
外婆是有一直顧著他,
看到小女孩望向她這邊時,
也對小女孩微笑點頭,
就像長輩表示,"好、乖、乖"的那種感覺,
小女孩的媽媽本來無視小男孩的好感,
注意到外婆的和善親切時,
才對著小男孩跟外婆微笑點頭
(雖然戴著口罩,但看得出來眼睛有瞇一下),
然後隨即轉頭繼續無視,
沒多久就牽著小女孩下車了!


那個車站的站務應該不是熱心的人,
臉部表情總是一副很不耐煩的樣子,
旅客問問題也都愛理不理的,
女高中生跟他求助時,
臉上沒什麼表情,
聽完就很制式的打開櫃子,
拿出工具前去幫忙,
取出硬幣後轉身就回去站崗,
眼神跟高中生們從頭到尾都沒有交會,
女學生走到他旁邊時,
雖然他面對剪票口,但是餘光應該是可以看到的,
那時候旅客都走自動驗票機,所以他是空閒的,
可是他卻無視女高中生,
女高中生芿了一下之後,
還是跟他鞠了躬說謝謝,
我在旁邊看得很清楚,
是很誠懇的謝謝!


在車站外面,
看到一個爸爸騎著機車過來,
在門口前方不遠處停下揮了揮手,
一個女學生跑向機車,
很高興的接過安全帽,
然後口中好像一直說著話,
感覺好像有很多話想對爸爸說,
可是爸爸臉上卻顯得疲憊,
像是辛苦一天已經筋疲力盡,
很想好好休息的感覺,
口中念了幾句,
女學生馬上上車然後調頭騎走了!


這兩天總會想起,
現在社會上的冷漠、不友善,
都來自大人嗎?

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喝喜酒途中有印象的三個小故事


在車上看到一個小男生邂逅了一個小女生,
他依偎在外婆懷中,
然後看著對面的小女生說: 她好漂亮,
不斷轉身看人家,
小女生看到後很大方的以微笑回應,
這是我看過年紀最小的邂逅了,
一個三四歲的小底迪!

在車站看到三個高中生使用自動售票機,
然後錢幣被卡在投幣口,
其中一個女生到剪票口找站務幫忙,
站務拿一個小工具輕鬆把錢幣取出,
然後隨即回去站崗,
女高中生看著站務,感覺想跟他說什麼,
但人潮突然變多,把站務跟女高中生隔得很開,
女高中生繞過人群走到站務旁,
很禮貌的對他鞠了一個小躬,然後說謝謝!

竹北站是個小車站,
到站時剛好是下班下課時間,
車站外面有很多等候接小孩的家長,
已經很久沒看到這樣的場景了,
只要一有班車到站,
家長們就會開始四目張望尋找小孩,
一旦看到自己的小孩,
各自有各自的方法呼叫她們,
有按一聲喇叭、按兩聲喇叭、閃大燈、還有些是直接喊名字,
女學生聽到後就會很興奮的跑過去
(對,被接的都是女生,男生基本都是用走的走遠的),
接起安全帽,坐上機車,
然後家長回頭確認後迅速騎走!


2012年12月8日 星期六

少年派

禮拜天去看少年Pi的奇幻漂流,
看完走出電影院時,
不像看完復仇者聯盟,
是愉悅著走出來的,
而像是剛上完一堂課,
好像學到了什麼,
卻又滿腹疑問的感覺!

感性告訴我,第一個故事是真的,
但理性告訴我,第二個才是事實,
兩個故事在心裡交錯權衡
才剛要接受第一個故事,
講述第二個故事的聲音馬上就浮現出來,
相信第一個比較多,但又拋不掉第二個,
最後索性不思索這個問題,
單純回味電影中華麗的3D特效跟超立體木柵動物園紀錄片段!

話說看 IMAX 版果然是看對了,
IMAX 可以讓感受更真實、更華麗、更虛幻,
唯一的缺點就是,
坐我前面的那位觀眾不斷擋我視線,
害我有了不完整的體驗!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為什麼要講英文


之前不知道在哪抱怨過類似的事情,
一個會議裡十個人,
只有一個人不會講中文,
其他九個人英文分別只聽得懂 五六七八九成,
然後表達出來的意思只能達到六七成,
為什麼會議上還是要講英文!
信件收件者裡的人都會中文,
為什麼討論重要事項還是要用英文溝通,
然後後來發現信件溝通效果不佳,
才拿起電話直接講中文!

我不是完全排斥英文,
了解有些情況、有些地方用英文會比較洽當,
機艙裡用英文溝通可以降低意外,
專有名詞保留原文以示尊重並有助流通,
都還滿合理的,
可是並不需要變成處處、隨時隨地都用英文阿!

在日本,不管政府或公司,
都以本國語言文主,
尤其還有專門把外國文獻翻譯成日文的單位,
但日本整體的競爭力不但不低,而且還很高!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
提到為什麼台灣人喜歡說"不好意思",
然後把話題帶到講英文的文化,
其實,日本人也喜歡說"Sumimasen",
但是,他們並不會要求說英文,
所以,把"不好意思"掛在嘴邊,
應該不是造成國內公司喜歡用英文溝通的主因!

不知道有沒有這種可能,
因為日本國內需求高,
客戶都是日本人,
所以在外以日文溝通為主,
對內,自然以日文為主!
台灣主要做外銷,本著以客為尊的精神,
所以迎合外國客戶要講英文,
長久下來就把英文帶回公司內部,
又因為公司內部來了只會講英文的高級幹部,
接著整間公司就都以英文為主了!
其實,是不需要整間公司都講英文的!

如果繼續討論下去,或許接著要問,
為什麼台灣公司的客戶都在國外,
為什麼台灣人不買國貨?
為什麼外國的產品比較好?

我 只是要抱怨英文阿~

我的語文能力真的很不好,
連聽聲辨人都很困難,
與其花時間學英文,
我還比較情願多吸收一些知識,
多學一些有用的東西!

不過,抱怨歸抱怨,
還是逃不了英文的魔咒,
最近在想,
是不是要來寫一個聽 TED 學英文的 APP,
如此就可以邊吸收知識邊學英文了,
只是,如果看中文字幕版本的話
只要看一遍就好了,
學英文,得多看很多遍!


2013/01/15 看到一篇 TED 的演講:TED演講-別堅持說英語